编制:赵晓鹏
修订:李燕
审核:段景伟
2019年5月25日修订
为深化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保证我公司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能有效的开展现场处置救援工作,保证国家、企业职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和省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德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德州公用事业管理中心重污染天气专项实施方案,制定本操作方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减缓污染程度,保障员工及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有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3〕106号)、《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环办函〔2014〕1461号)、《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德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德州公用事业管理中心重污染天气专项实施方案。
(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德州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供水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把保障员工及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上,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减缓空气污染程度。
2、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公司统一领导,各部门强化协同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预警通畅,及时响应。与上级讯息通畅,及时接收预警信息,采取响应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
4、信息公开,全员参与。公布空气质量状况、预警信息、应急措施等,引导员工采取健康防护措施,积极参与应对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公司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当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领导、指挥、决策。
(一)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机构:
总指挥:段景伟
副总指挥:郭长勇
指挥部成员:单光涛、韩建胜、陈凤杰、常娟、李斌、袁同民、徐军辉、常万敬、夏建冰、刘占才、赵峰、赵晓鹏、孙媛媛、邵长斌、邱春玲、邵长斌、李鹏、孙锦良、韩颖、祁东军、李伟、蔡弋、解兴顺、王琳、刘杰、王焕英、王立军、陈明、刘志国、袁海英、林文远。
(二)应急指挥部工作机构及职责: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组建重污染天气工作督导检查组。
1、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安监部部长担任。负责贯彻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日常事务;应急状态下,接收、上报预测预报信息,传达上级应急指令,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督导检查组。由指挥部成员承担督导检查工作,负责对本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预警
(一)预警分级。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预警(Ⅳ级)、黄色预警(Ⅲ级)、橙色预警(Ⅱ级)和红色预警(Ⅰ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二)预警条件。
1、蓝色预警(Ⅳ级):当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200, 且未来连续48小时及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指数(AQI)仍将保持在200以上,又未达到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条件时。
2、黄色预警(Ⅲ级):当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至300之间, 且未来72小时及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指数(AQI)仍将保持在201至300之间,又未达到橙色、红色预警条件时。
3、橙色预警(Ⅱ级):当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1至500之间, 且未来72小时及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指数(AQI)仍将保持在301至500之间,又未达到红
色预警条件时。
4、红色预警(Ⅰ级):当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500, 且未来连续48小时及以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
指数(AQI)仍将保持在500以上。
(四)预警信息发布。
1、发布时机:
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接收到上级发布的预警信息,经过总指挥批准,立即按照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
2、发布程序和方式:
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总指挥指令后,向各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指令。内容包括:重污染天气出现时段、预警等级、不利气象条件情况、应急响应级别和拟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五)预警解除:
接收到上级预警解除通报后,报总指挥批准,各级别预警按照发布程序解除。
四、应急响应
预警信息发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各部门按照方案采取应
急措施。预警解除信息发布后,应急响应终止。
(一)响应分级。
当发布蓝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Ⅳ级响应;
当发布黄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Ⅲ级响应;
当发布橙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Ⅱ级响应;
当发布红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Ⅰ级响应。
(二)分级响应措施。
1、Ⅳ级响应措施:
(1)办公室利用0A平台向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和健康提示信息,提醒员工及家属中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染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必须户外活动做好防护。
(2)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强化日常检查。
2、Ⅲ级响应措施:
(1)办公室利用OA 平台向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和健康提示信息,提醒员工及家属中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染人群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应当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2)工程处加强施工工地、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规范化管理。停止可能产生大量扬尘的土石方等作业环节。
3、Ⅱ级响应措施:
(1)办公室利用OA 平台向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和健康提示信息,提醒员工及家属中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染人群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2)除应急抢险外,停止所有房屋建筑、拆迁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以及市政、道路等施工土石方作业,停止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作业。
4、Ⅰ级响应措施:
(1)办公室利用OA 平台向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和健康提示信息,提醒员工及家属中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染人群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2)执行政府规定,除抢险抢修车辆之外的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
(3)除应急抢险外,停止所有房屋建筑、拆迁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以及市政、道路等施工土石方作业,停止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作业。
当紧急发布橙色和红色预警信息时,当天不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
(三)信息报送。应急响应期间,各部门于每日9:00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报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于当日11:00时前报德州市财金公司和公用事业管理中心。
(四)预案演练。指挥部依据本操作方案组织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可采用桌面推演加部分环节拉动演练的形式。演练结束后,进行演练总结,针对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五)总结评估。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总结。各部门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指挥部办公室做好公司应急工作总结。
指挥部办公室对每次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进行评估。内容包括:重污染天气发生及预警接收发布情况,各部门响应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总结应对经验、教训,评估处置措施效果等。
五、应急保障
(一)人员保障。指挥部办公室、督导检查组人员要配备齐全,及时到位。各部门分别成立应急响应工作组,安排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
(二)经费保障。财务处要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评估、监督检查等工作需要,包括交通车辆、专家咨询、应急演练、人员防护设备等。各部门保障各自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三)通讯与信息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充分发挥OA平台、微信群等系统作用,建立各级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响应网络,明确相关人员联系方式,确保应急指令畅通。
(四)宣传培训。
1.邀请专家对预警信息、采取的应急措施效果以及员工健康防护知识等进行解读,引导员工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防范能力。
2.加强舆论宣传,公开应急措施,鼓励员工积极举报应急响应期间的大气污染行为。
3.各部门针对操作方案进行培训,保障预案落实。
六、落实责任
各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七、附则
(一)本方案由德州公用水务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